进一步强化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内容摘要    ◎实习记者 于紫月    近期,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陆续出台新措施,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关于培育民营企业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专项方

    ◎实习记者 于紫月

    近期,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陆续出台新措施,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关于培育民营企业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专项方案》,进一步强化对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中国工商银行宣布,通过设立3000亿元专项授信、创新贷款产品、提供优惠贷款利率等举措,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中国银行提出,2025年争取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结算超过1.7万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将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助力民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对外贸易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融资支持是关键一环——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协助债券发行、提供股权融资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筑牢拓展海外业务的基石。

    “风险管理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刘典看来,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帮助企业有效管理汇率风险,降低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同时,银行等与信用保险机构合作,推广“政银保”综合融资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障企业的应收账款安全,增强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

    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行动方案》就提到,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信用保险机构等合作,强化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积极推广“政银保”综合融资模式。

    记者还留意到,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机构特别提及,强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的支持。

    “这些优质的创新主体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海外市场的特定需求。此外,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在海外市场快速获得认可和市场份额。”刘典指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通常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还可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从近期密集出台的举措不难看出,金融机构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创新主体提供的服务深度与广度更为显著。”刘典举例说,金融机构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如为大型海外项目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提前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等。

    “总之,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政策支持以及有针对性的创新服务模式,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海外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助力其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刘典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