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4月21日讯(记者 翟智超)随着机器人行业发展逐步深入,其技术融合趋势已初步显现。
日前,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智平方在深圳正式发布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据介绍,AlphaBot 2通过视觉、语言与动作的端到端协同,突破传统机器人单任务训练的局限,聚焦场景化落地。
据蓝鲸科技了解,目前聚焦场景化落地并非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唯一方向。以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为代表的企业,则选择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
研发聚焦方向的不同,本质上源于对机器人核心能力的不同侧重。机器人行业人士李国华告诉蓝鲸科技记者,聚焦场景化落地研发方向在于机器人的“大脑”——认知与决策系统,通过具身大模型融合视觉、语言与行动模块,赋予机器人理解任务指令、分析环境信息并规划行动策略的能力;聚焦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则专注于“小脑”,凭借先进算法和精密硬件,将抽象指令转化为精准、流畅的肢体动作,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这种差异的出现,或许是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映射。一位人形机器人代理商对蓝鲸科技记者表示,“一方面,科研、教育、娱乐等领域对机器人的动作技巧和智能交互能力有较高要求,给聚焦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企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等行业更关注机器人能否在实际场景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促使机器人企业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尽管上述两种路线存在差异,但融合趋势已悄然显现。
以AlphaBot 2为例,在软件层面,AI2R Brain升级为Alpha Brain,并搭载全域全身VLA系统,使机器人的认知决策与运动控制实现深度协同,大幅提升全场景交互能力;硬件方面,34+自由度设计配合高续航配置,确保机器人在复杂工业、公共服务场景中灵活作业。智平方方面向蓝鲸科技表示,“新一代智能终端需兼具交互便捷性与应用多样性,推动软硬件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应用。”
同样聚焦场景落地的魔法原子,也在融合之路上持续探索。3月底,魔法原子发布了“原子万象大模型”,其将多模态感知、自主导航、操作抓取与运动控制等功能融合,并与场景深度绑定,让人形机器人在各种垂直场景中实现自主规划和自主作业。
聚焦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企业也在主动拥抱场景化转型。以众擎机器人为例,其去年年底发布的PM01机器人,它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解决方案,借助先进的光学动捕技术,精准采集海量人体运动数据,通过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提升拟人程度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市场需求的升级,是推动技术路线融合的关键因素。深圳某人形机器人企业负责人称,“近年来,市场对机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希望机器人能在特定场景中完成任务,还要求其具备更灵活的动作技巧和智能交互能力。”
李国华说,“两种技术融合,需要解决技术层面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信息在两个系统之间的高效传输和协同工作。例如在复杂场景中,机器人需将认知决策系统的指令实时传递至运动控制系统,以完成精准动作。这对系统间通信的速度与准确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尽管面临挑战,技术融合或是趋势。一位人形机器人行业分析师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元年’。两种技术路径本质上是互补性探索,在万亿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率先构建‘认知-决策-执行’闭环的企业,将在重塑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的进程中抢占先机,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