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走出泥淖?

内容摘要2025年05月07日 22:55:11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经过一年的转型攻坚,全行发展动能日益强劲,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让市场看到了一个再出发的‘新浦发’。”浦发银行(600000.SH)董事长张为忠在年报致辞中如是表示。从

2025年05月07日 22:55:11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经过一年的转型攻坚,全行发展动能日益强劲,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让市场看到了一个再出发的‘新浦发’。”浦发银行(600000.SH)董事长张为忠在年报致辞中如是表示。

从最新的“成绩单”来看,浦发银行终于走出泥淖,步入“上坡路”。

2025年一季度,浦发银行营收为459.2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为176.0亿元,同比增长1.0%。

2024年(报告期),该行营收为1707.48亿元,同比下降1.55%,但剔除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上升0.92%;归母净利润为452.57亿元,同比大涨23.31%,增幅创近十二年新高。

然而,深入肌理地分析,浦发银行仍有不少亟待破解的命题,也难言“涅槃重生”。

01 成长还是“填坑”?

回溯浦发银行的成长轨迹,2024年的“高光”更像是重走回头路的“填坑”,而非真正的起势。

2019年,浦发银行斩获归母净利润589.1亿元,创出历史峰值;次年,营收达到1964亿元,亦为史上最豪。

但之后,囿于内外部压力,特别是自身不良贷款暴露加速、信用减值激增等因素,浦发银行的业绩连续三年下滑。

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浦发银行的营收分别为1910亿元、1886亿元、17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亿元、511.7亿元、367亿元,均呈逐年萎缩状态。

其中的2023年,营收降幅达到8.05%,归母净利润降幅达到28.28%,也一举把浦发银行的盈利回撤到十年前的水平。

2024年,浦发银行虽然展现出回暖复苏的姿态,但无论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距离此前巅峰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探幽索隐,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探底,政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下,浦发银行的净息差本身低位徘徊,叠加进一步下探的窘境,导致创收困难,也影响创利。

2024年,浦发银行净息差为1.42%,再度削弱10个基点。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

由此可见,浦发银行的净息差已经低于行业均值。若以股份行赛道的其他选手为“镜”,浦发银行的净息差也掉在尾部。

就该项指标,2024年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1.98%、1.82%、1.77%。

另外,于报告期末,浦发银行的贷款及垫款总额53,915.3亿元,比上年末抬升了7.45%,扩表速度较快,但因为定价中枢——净息差“孱弱”,致使其无法“以量补价”,即直观体现为利息净收入承压。

换言之,扩表的强度被疲软的净息差给抵消了。2024年,浦发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147.17亿元,相较2023年的1184.35亿元,减少37.18亿元,对整体营收形成掣肘。

对于2025年的态势,浦发银行行长谢伟认为,大环境仍然具有挑战,净息差收窄趋势还会延续。

02 水面之下藏“暗礁”?

有鉴于种种“前车”,浦发银行的资产质量一直被外界“诟病”,2017年不良贷款率甚至飙升到“2字头”。

不过,最近几年,浦发银行的资产质量在逐渐好转。

截至报告期末,浦发银行的不良余额731.54亿,较上年末减少 10.44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6%,较上年末下降 0.12 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拔高13.45 个百分点,说明资金“安全垫”加厚,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拉长视线,从2020年到2023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73%下行至1.48%,并继续下行至2024年的1.36%,2025年一季度为1.33%,说明公司内在的肌理在改善、优化。

但不容忽视的是,横向与同业角力,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处在相对高位。就该项指标,2024年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0.95%、1.07%、1.16%。

同时,于水面之下,浦发银行仍藏着“暗礁”。

《节点财经》注意到,2024年,浦发银行的重组贷款总额为369.32亿元,对比2023年的8.64亿元,暴涨4275%,占比也从0.02%扩大到0.69%。

图源:浦发银行财报

若拉近到2024年中报重组贷款新口径下28.06亿元,这一数字在短短半年多出341.26亿元,增速高达1316%。

如此大量且急剧的重组贷款膨胀,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有必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规定:将重组观察期由至少6个月延长为至少1年。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再统一要求重组资产必须分为不良,但应至少分为关注。

站位该角度,做大重组贷款规模,短期能起到延缓不良资产外露,美化报表的作用。

此外,2024年,浦发银行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发放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为925.37亿元,比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193.83亿元。

按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这属于不良资产。但考虑到监管设置了两年半过渡期,浦发银行暂不做归类也是合理的。

不过,过渡期安排到2025年12月31日结束。届时,浦发银行围绕不良资产的腾挪余地将消失殆尽,对应的减值计提和核销处置力度都需要大幅提振。

这意味着,等2025年经营成果揭晓时,浦发银行四季度的业绩大概率会“变脸”。

03 “数字风控”难阻业务违规现象?

提起浦发银行,2020年曾被顶格罚款2100万元,2018年被罚款4.62亿元,几乎为行业之最的事件还历历在目,也折射出该行内控存在严重漏洞的事实。

为了补上这块不足,浦发银行自2023年9月张为忠任董事长以来,以“数智化”战略为驱动,大力夯实“数字风控”体系。

所谓“数字风控”,即以实现重点领域、重点类别的全覆盖、基层全穿透,增强风控的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人控+机控协同能力为目标,全面强化数字化、智能化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

浦发银行表示,在产品和管理设计阶段,将风险控制措施嵌入系统和流程,依托数智化手段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业务效率。

然而,依赖高科技手段的“数字风控”依然未阻断浦发银行的业务违规现象。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年初发布的消息,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理财资金投资股权项目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浦发银行安阳分行被罚款245万元。

3月初,浦发银行泰州分行因为项目贷款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罚105万元。

4月初,也是差不多的违法违规行为,浦发银行安阳分行7名员工收到了罚单或警告处分,其中包括该分行三任行长,时任分行客户经理更被禁业5年。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浦发银行已经收到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共计25张,合计罚金559万元。其中,机构罚单8张,个人罚单17张。

而在2024年,浦发银行共收到83张罚单,合计被罚2954.4万元,罚单均额46.9万元。

合规“警报”频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浦发银行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断层的矛盾。

对浦发银行来说,在交出有进步的“答卷”后,还有“补丁”要打,“新浦发”的韧性、耐力与实力,也需要时间验证。

*题图由AI生成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