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升温 投资提速:中拉产业协作进入“双向赋能”新阶段

内容摘要  新华社南京5月21日电(记者陈圣炜)近日,在无锡硕放机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一批满载服饰、小家具的跨境电商包裹通过海关快速验放后,搭乘全货机航班飞往墨西哥。这是该航线自去年4月开通以来第164次跨越太平洋,将累计约20亿元货值的“中国制造

  新华社南京5月21日电(记者陈圣炜)近日,在无锡硕放机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一批满载服饰、小家具的跨境电商包裹通过海关快速验放后,搭乘全货机航班飞往墨西哥。这是该航线自去年4月开通以来第164次跨越太平洋,将累计约20亿元货值的“中国制造”送往拉丁美洲腹地。

  近年来,拉美国家对中国商品需求激增,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引擎。“每周执飞3班,不到2天就能抵达拉美地区,这条货运航线的开通架起江苏到拉美的‘空中桥梁’。”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监管科科长王维华说。

  中国和拉美经济高度互补,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是智利、巴西、秘鲁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0年前,中国提出在10年内实现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10年过去,中拉经贸合作收获喜人成绩:去年中拉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

  在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中拉产业协作正进入“双向赋能”新阶段。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流量147.1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拉美国家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3.7万家,双方在高端制造、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日益凸显。

  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包索市,徐工巴西工业园内成排的黄色工程车在热带雨林的映衬下格外显眼。这个经贸合作区不仅实现年产超万台工程机械设备,更成为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的核心供应商。“近年来我们在新能源、智能化设备研发制造领域投入大量精力,以满足当地绿色矿山转型需求。”徐工巴西工业园首席文化官顾冲说。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排头兵,2014年徐工集团在包索市建成投产海外全资生产基地,并于2019年建设徐工巴西工业园。“通过加强本地化建设,徐工巴西加快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变革,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更好满足当地客户需求。”顾冲表示,从设备出口到金融服务输出,徐工正构建集研发、制造、服务、金融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将以巴西为纽带,辐射整个拉美市场。

  当中资企业深耕拉美时,拉美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扎根生长。走进威格(江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上机械手臂上下翻飞,精准完成电机设备的组装、搬运等工作,这些融合中国智造与巴西技术的产品,即将发往欧洲、大洋洲等地。“这条机器人产线,我们投入了200多万元,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40%。”威格(江苏)电气工程师张鹏飞介绍。

  作为巴西威格集团在华的重要布局,威格电气自2014年成立以来,规模迅速扩张。“工厂产能每五年翻一番,已成为集团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威格(江苏)电气总经理宗鑫告诉记者,目前巴西威格集团在中国拥有6家工厂,雇佣员工约3000人,在华发展成果远超预期。

  “中国政府政策稳定,劳动力素质高,还拥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宗鑫说,巴西威格集团对中国工厂的未来充满信心,将追加10亿元建设新工厂、新车间,以满足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未来中国将继续作为巴西威格集团扩大生产、加强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中心。” 【编辑:周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