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中国冷饮市场持续升温,造型独特、口味新奇、包装精国货冷饮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圈”,推动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从产品技术升级迭代,到玩转跨界联名,再到产品扬帆出海,冷饮销售“热”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冷饮产业的持续创新。知识产权这一激励创新的催化剂,也日益成为推动国货冷饮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的重要支撑。在这个炎炎夏日,快来跟随我们一同揭开清凉冷饮的“知识产权配方”,品味舌尖上的丝丝甜蜜。
潜心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低糖雪糕、文创冰淇淋、3D造型冰棍……伴随着个性化、健康化、品质化等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国货冷饮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颖的“清凉体验”。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冷饮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冷饮产品在原料配方、生产工艺、外观造型等多个维度的突破升级。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德氏制冰厂门口,人们纷纷举着由6种颜色6种口味冰淇淋球与脆筒组成的甜筒,与高达11米的同款“城市地标甜筒”雕塑合影。在产品迭代升级的道路上,沈阳德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氏集团)步履不停。如今,德氏集团打造出的冰淇淋产品覆盖七大系列100多个产品品类,实现产品在东北地区平均市场占有率达28%。集团已拥有有效专利130余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2件;拥有注册商标450余件。
“创新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德氏集团董事长王德刚告诉本报记者,以集团与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的“古磨酥山”系列文创冰淇淋为例,德氏集团以中国古代广泛应用的研磨工具石磨为蓝本,采用低温研磨技术,研制出了“全自动冰磨”工艺并提交了相关专利申请,使石磨能够研磨出绵软细腻、口感绝佳的冰沙,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中国古代冰淇淋文化。“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将古代的石磨变成了现代的冰淇淋机,既彰显了传统古朴的中华文化,又蕴含了现代科技。”王德刚表示。
文化赋能解锁创意新玩法
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冷饮市场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对冷饮的需求不再只是单纯的消暑解渴,而是转为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情绪抚慰。为不断适应消费者偏好,老字号和新兴冷饮品牌一同玩转IP联名、文创合作等新花样,在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的碰撞和交融中不断丰富品牌内涵。
中华老字号如何将冷饮变“潮品”?拥有百年历史的马迭尔品牌用一次次跨界联名给出了答案:与衢州市、抚远市等合作推出城市联名款文创冰棍;与热门电影IP合作推出主题雪糕等。不仅如此,马迭尔品牌还深挖“尔滨”城市IP的市场潜力,将冷饮与冰雪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套娃冰淇淋、东北冻柿子口味冰棍等特色产品,为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注入活力。
新兴品牌也在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将冷饮和地理标志产品相结合便是其中之一。随着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冰衙门”荔枝冰淇凌主题店挤满了市民游客,争相选购由荔枝类地理标志产品为原材料制成的冰淇淋产品。“广东独特的地域环境、先进的保鲜技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萝岗糯米糍、增城荔枝等品种多样的荔枝类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省拥有13个荔枝类地理标志产品、18件荔枝类地理标志商标。”广东省地理标志协会秘书长陈劲松告诉本报记者,将荔枝类地理标志产品与冰淇淋结合,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创新,更是品牌战略的升级。此举一方面能够吸引年轻群体,扩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以创新形式传播岭南荔枝文化,提升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荔枝从农产品升级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商品,助力广东荔枝产业多元化发展。
产品出海布局国际化赛道
从“国货潮品”到“国际好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等优势,在海外冷饮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冷饮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利集团)在全球市场布局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巧乐兹”“Joyday”“Cremo”等旗下冰淇凌品牌以创新口味、健康属性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冷饮出口业务已触达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
在伊利集团国际化探索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一直贯穿始终。“集团秉持‘不创新,无未来’,将‘知识产权助力创新,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确定为知识产权战略方针,构建起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网络。集团还建立起以重点市场为核心,同时服务于全球化产品市场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了知识产权一体化管理。”伊利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集团在全球累计持有有效专利超5100件,其中冷饮相关有效专利超800件;在全球持有有效注册商标超2万件,“伊利”母品牌及20多个重点子品牌在境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布局。“伊利集团取得的知识产权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增长动能,为中国乳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伊利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个夏天,在创意冷饮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冰凉口感,更是中国品牌向世界迈进的火热步伐。(言知工作室 薛佩雯 田伊慧 郭思源)
(编辑:刘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