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结果母枝进行环状剥皮
在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增加果实的干物质含量,通常会在果实坐果后的第13至14周(大约在8月份)对主干或结果母枝的基部实施环剥。这一操作应根据猕猴桃品种的开花时间来确定具体的环剥时间。在进行环剥时,要确保割透树皮,同时尽量避免损伤到木质部分,剥皮的宽度应控制在0.5厘米左右。对于之前保留的徒长枝基部,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环剥措施,以控制其过旺的生长势头,并提高其来年的萌芽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即使用塑料绳以“猪蹄扣”的方式,对枝蔓的基部进行适度捆绑,当勒痕足够深时再进行割断,这种方法同样能够达到环剥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
二、修剪梢尖和摘心操作
1、结果树管理
对于已经挂果的猕猴桃树,应对第二道铁丝之外的结果枝进行修剪,保留与果实数量相等或1.5倍的叶片,然后进行剪截。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升架面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促进果实内部糖分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的单果重和整体品质。
对于相互缠绕的枝蔓,应及时进行修剪或解缠,确保枝蔓能够自然展开,进一步改善光照条件。对于嫩枝,还需进行摘心处理。
2、高接换种树管理
按照“一主两蔓”的树形结构进行枝蔓的绑缚。选定主蔓后,沿中心铁丝进行绑缚,其他多余的枝蔓则垂直于主蔓均匀绑缚,以快速扩大光合有效面积。对于缠绕的枝蔓,进行解缠,轻摘心,并将其均匀绑缚到架面空缺处。及时解除嫁接口的绑缚,在解除接膜的同时,涂抹屠溃于嫁接口,以促进愈合并预防溃疡病的发生。对于下垂的枝蔓,应将其卷回并绑缚到架面空缺处,充分利用空间。
此外,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施用0.2%的氨基酸或0.2%的黄腐酸,配合1500倍液的亚磷酸钾和0.3%至0.5%的尿素,可以增大叶面面积,增厚叶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控制梢尖的生长,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三、防治病虫害
随着秋季的到来,果实逐渐成熟,此时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荐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可以选择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乳酸菌、EM等微生物制剂,结合绿(白)僵菌制剂来防控病虫。
在病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氯溴异氰尿酸配合氯化钙进行防治,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两次。
秋季保护叶片至关重要,因为早期落叶会导致腋芽过早萌发,甚至出现嫩梢和花蕾,这将对来年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四、叶面施肥
秋季应促进枝蔓生长放缓,帮助树体积累更多有机养分。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可以添加磷酸二氢钾、亚磷酸钾、黄腐酸钾等营养物质,以控制过旺生长,促进枝蔓成熟,增强树体的抗病和抗逆能力。
五、采摘后管理
9月份,翠香猕猴桃开始陆续采摘。采摘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清园:采摘后,应尽快对架面进行喷雾处理,使用1000倍液氯溴异氰尿酸加0.5%氯化钙,或0.1%过氧乙酸加0.5%硫酸铜,或1000倍液45%代森铵等,以预防果柄伤口感染溃疡病等。
2. 施肥:采摘后10天左右,根据产量,按照斤果斤肥的比例施用腐熟有机肥,配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麦饭石粉,作为基肥。有机肥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菌肥。成年树应在毛细根附近30厘米宽的区域撒施,然后旋耕入土,旋耕深度根据根系深度而定,一般在20至30厘米。施肥后应浇水,并随水冲施菌剂和EM菌剂。幼树应增加基肥用量,按照斤果1.5至2.0斤肥的比例施用。
3. 修剪梢尖和架面管理:采摘后,对于过密的树冠,应回缩结果母枝的衰弱部分;然后将预留枝(特别是强壮枝)拉平,均匀绑缚到架面。
4. 预防溃疡病: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使用屠溃涂抹主干、主蔓和所有分叉口。每隔20至30天,对架面喷雾一次1000倍液氯溴异氰尿酸加0.5%氯化钙,或0.1%过氧乙酸加0.5%硫酸铜,或1000倍液45%代森铵等,以预防溃疡病。
六、防治沤根
由于秋季雨水较多,部分植株可能出现萎蔫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沤根造成的。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并在根系分布区灌注1500倍液的菌剂和生根剂,同时加入0.2%黄腐酸钾,以促进根系健康。
综上就是猕猴桃树九月份的管理要点介绍,大家如果想要学习,也需结合自家果园的实际生长树势情况进行。
关于9月猕猴桃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