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加持 房企开年拿地热情不减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新年以来,多地推出形式及内容多样的“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此外,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热情不减,百强房企拿地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新年以来,多地推出形式及内容多样的“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此外,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热情不减,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

部分房企积极拿地

除了发布销售数据外,不少房企还披露拿地情况,引发市场关注。

2月9日晚,保利发展对外披露获得房地产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新增加房地产项目3个,分别为上海市松江区泗砖南路西侧地块、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北路南侧地块以及青岛市市南区亚东路北侧地块,3宗地块需支付价款合计约32.88亿元,规划容积率面积合计约27.69万平方米。

绿城中国2025年1月则新增5宗土地储备(含收并购),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预计承担成本约48亿元。

2025年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2024年10月以来核心城市土拍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新年以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土地推出及成交均较为活跃。

多地优化楼市政策

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多地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各地房地产协会发布倡议,倡议会员单位与开发企业合作开展各类活动,协会做好宣传、搭建平台等工作,通过集中展示房源、举办各种迎新春、庆新年游艺活动,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促进商品房销售。另一方面,开发企业对返乡客群制定针对性的销售方案,形式上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介优质房源;内容方面通过开展购房送家电、送旅游、减免物业费、送车位等促销活动,加大促销售力度。

中指研究院预计,2025年楼市政策环境保持宽松,各地有望继续从促进需求、优化供给方面优化楼市政策,如加大居民购房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一线城市继续优化购房限制性政策等。若各项政策能够加快落实到位,一季度市场有望延续回稳态势,核心城市“小阳春”行情可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2025年以来,楼市表现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向好的发展态势,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2025年将是优化限购、调整房贷利率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的关键一年。

房企销售分化

日前,多家房企披露了1月份销售情况,分化较为明显。

2月9日晚,保利发展对外发布2025年1月份销售情况简报。2025年1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77.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01%;签约金额180.15亿元,同比减少11.36%。

雅居乐集团2月7日晚间披露2025年1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2025年1月,集团连同集团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以及由集团管理并以雅居乐品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的预售金额合计约8亿元,对应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9945元。

除此之外,近期,包括融创中国、世茂集团、中梁控股、绿城中国在内的多家上市房企均对外披露2025年1月份销售数据,销售规模整体较为分化。有的房企销售金额不足10亿元,也有的房企销售金额近百亿元。

绿城中国披露的2025年1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公司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13亿元。2025年1月,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70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47亿元;绿城集团代建项目取得销售面积约2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为43亿元。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同比下降16.5%。1月份,销售总额超百亿元的房企有5家,同比减少2家;超过50亿元的房企有8家,同比持平。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有所下降,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收窄,市场整体依旧延续“以价换量”行情。预计节后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