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李亚男
2月12日,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丰生化”)发布的一则涉及诉讼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蓝丰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生物”)之间存在合同纠纷,国星生物以进出口有限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为由提起诉讼,蓝丰生化被要求对约1298万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公司正积极应诉
公告显示,国星生物与进出口有限公司在2022年11月20日签署了一份《购销合同》,国星生物以进出口有限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进出口有限公司支付货款1190万元及逾期利息约107.5万元,同时要求蓝丰生化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要求蓝丰生化及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费。该案件法院已受理,尚未开庭。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蓝丰生化,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间)比较有争议,公司也在积极应诉中,可以关注后续披露的诉讼进展公告。”
天眼查APP显示,国星生物为上市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红太阳”)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农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等。蓝丰生化工作人员介绍,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农化产品对外贸易。
对于上述蓝丰生化工作人员提及的“存在争议”的情况,记者致电了ST红太阳证券部。ST红太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也在核实相关诉讼情况,法务也在收集相关材料,在达到披露条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会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承担债务的是全资子公司还是上市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的影响是一样的。如果法院认定该案原告诉请成立,将影响合并报表层面的公司现金流,还可能发生资产减值、资产负债率上升等连锁反应,投资者需要关注相应风险。”
上述蓝丰生化工作人员还表示,本次诉讼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目前无法预计,仍需等待后续诉讼审理进展。
去年业绩预亏
目前,蓝丰生化以“农化+新能源”双主业运行。农化板块,公司主要从事杀菌剂原药及制剂、杀虫剂原药及制剂、除草剂原药及制剂、精细化工中间体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板块,公司主要以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主要产品为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产品。
记者查阅公告注意到,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蓝丰生化资产负债率已达99.72%。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蓝丰生化预计去年净利润为-2.1亿元至-2.9亿元。
前述蓝丰生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4年农化市场整体景气度不高,但公司的农化业务较上一年度减亏。光伏板块受行业周期影响,产生了较大亏损。近期,农化市场整体处于销售旺季,相关业务有回暖迹象。”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